这样的爱情真的好令人羡慕,但其实他们也曾经历过相当辛苦的岁月,能拥有这般幸福,是靠他们坚定的爱捱过来的。
有一位中国老人的名字,曾经与爱因斯坦、牛顿等改变世界的科学家共同登上了Google首页。
在他诞辰112周年时,Google用一种独特方式纪念了这位老人。
「GǔGē」——Google的汉语拼音。
那天,全世界的人都被他刷屏,世界的头条属于他。
,
中国央视节目《国家记忆》向人们讲述了汉语拼音方案诞生前后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的名字不断被提及,他就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幸福是我们一起创造的
周有光除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之外,
最令人称颂的,要数他与妻子——「民国最后的闺秀」张允和的白金之恋了。
这对老夫妻历经风雨,相濡以沫78年。
叶圣陶曾说过:「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月老听了,便将红线在周有光和这位张家的二小姐之间,打了一个漂亮的结。
1925年,19岁的周有光结识了16岁的张允和。
张允和是近代着名教育家张武龄的二女儿,出生名门望族。
她的大姐张元和,精崑曲,嫁给着名崑曲演员顾传瑜;
三妹张兆和为着名编辑,嫁给了文学家沈从文;
四妹张充和通书法,嫁给了着名的汉学家傅汉思。
两人少年相识,又重逢在上海。
自此以后,他们鱼雁传书,周有光借着一封封书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
他还常常找各种借口去张允和的学校探望,羞涩的张小姐东躲西藏, 常常让舍监传话「张小姐不在」。
恋爱8年后,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张允和突然接到一封周有光的信,写着:「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
她深知周有光爱自己如命却忐忑不安,于是生性率真的张二小姐写道:
「我若嫁人,必定是嫁与你。幸福不是你给的,而是我们一起创造的」。
别人打趣,
张二小姐居然比姐姐先嫁,张允和便对着周有光说:「对嘛,不要脸,这幺早结婚。」
周有光笑着点头回她:「允和最聪明,她做的最笨的事情就是嫁给周有光。」
1933年, 他们举行了简单的西式婚礼。
从此,风雨兼程,相伴相守。
02
幸福的婚姻背后,是我们的互相扶持
周有光一直是学业翘楚,但因为经济拮据,只能放弃去美国读管理学的留学梦。
婚后,张允和既不置办家产,也不买什幺漂亮衣服,她决定用自己的嫁妆帮助丈夫圆梦。
为了不让丈夫觉得亏欠自己,
她打趣道:「我戏曲看多了,有救『落难公子后花园』的情结。」
她跟随丈夫一同留学。
光阴如水,求学归来的周有光夫妇把家安在上海。
很快,彼时战乱打破了生活的平静。
由于周有光在银行工作很忙,张允和只能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婆婆踏上了四川逃难之路。
1941年,6岁的女儿小禾生病不幸离开,周有光因工作繁忙没有见上女儿最后一面。
等他回到家时,看见的是连哭都哭不出的妻子,除了拥抱,他十分无言,他知道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
而生性乐观的张允和怕丈夫太过自责,安慰说:「命运为了锻炼我,把最难的『题』都留给了我一个人。」
当抗战胜利后,
周有光放弃了银行在美国的外派工作,新中国百废待兴,他迫切地渴望把所学的经济知识派上用场。
后来,周有光被下放,他不知道什幺时候能回北京,在给妻子的信里写着:「我觉得我可能一辈子也不能离开,回到北京。」
张允和在给他寄眼药水的包裹里偷偷塞进几颗巧克力糖和一封回信,说:「那我就每个月给你寄眼药水,再加几块巧克力糖。」
她想让他的生活不那幺苦。
这段最艰难的岁月,两个人相互扶持,走过了岁月带给他们的那些苦难与伤痛。
03
幸福的婚姻里既有爱又有敬
都说相爱的人会越长越像,晚年的周有光夫妇也是越来越有夫妻相。
张允和爱美,80岁的她每天仔细梳妆,仔细穿戴,再拉着丈夫问好不好看。
周有光自然是点头称讚,还不忘加上一句:「允和比我有才。」
而张允和就会满意地笑笑说:「我现在比周有光更「有光」 。
其实这对夫妻的性格和爱好南辕北辙。
周有光沉稳持重、慢条斯理,而张允和性格活泼,做起事情来也是俐落乾脆。
晚年时,张允和开始学习使用电脑。
有一次,她怎幺也打不出「爱」字。
于是,对着丈夫喊道:「周有光,这个『爱』字打不了,我爱不了了怎幺办啊。」
这个时候,周有光就会笑眯眯地走到老伴身边,手把手地教她。
周有光喜好西方音乐,张允和则酷爱崑曲。
周有光怕妻子去参加崑曲研习社的活动劳累,就蹬着个小三轮车载着她,乐呵呵地当司机。
他们从没想过改变对方的性格与爱好,反而互相包容。
她爱崑曲,他就坐在旁边看着她惟妙惟肖地扮演曲中人物;
他爱听音乐会,她就坐在他身边看着他陶醉入神。
法国作家摩路瓦说过:
「在幸福的婚姻中,每人应尊重对方的趣味与爱好。以为两个人可有同样的思想,同样的判断,同样的欲愿,最最荒唐的念头。」
两位老人的爱情如涓涓细流,平静却有力量。
2002年8月,张允和因为心脏不舒服,在去医院前,她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藏青色外套和绣花布鞋,照常拉着丈夫的手问好不好看。
但在送医途中,不幸走了。
妻子的离去让周有光备受打击,直到半年后才慢慢恢复。
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卧室休息。
书房里,一张沙发床的对面,放着一排放大了的张允和照片。
像年少时一样,他把所有的思念寄托在信件里。
儘管读信的人已经不在,他仍然一封封写着,落款是「人间周有光」。
托尔斯泰曾说:没有爱情的婚姻并不是真正的婚姻。
周有光和张允和用了跨越四分之三世纪的时间证明,
有爱情的婚姻无论走到哪里,经历怎样的困苦,仍然花开遍地,皆是美景。
参考来源 : 今日头条